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0:53 点击次数:187
南梁在钟离之战后,就很长时间没什么大的战事了。因为北魏这些年忙着崩盘跟内斗,南朝根本就没啥生存压力。
这种绝佳的国运到了萧衍那里,他会怎么认为呢?他会认为这是他修佛修出来的福报。
所以,萧衍在修佛这条路上开始狂奔,根本就停不下来了。
他自从践行佛教教义治国后,开始吃长斋,不吃肉,每天只吃一餐,过午不食,吃的也很简朴,有时候太忙了忙过了中午,漱漱口就当吃饭了。
他穿布衣、用棉帐,一顶帽子戴三年,被子盖二年才换一床,后宫贵妃以下衣不拖地,不饮酒,非重大场合不奏乐,即便自己独处时依旧衣冠整齐如面佛祖,酷暑也不袒胸露怀,哪怕对太监也有礼平等相待。
展开剩余92%有问题没有?当然没有问题,因为萧衍这些都是严于律己的行为,有什么问题呢?
但问题马上就来了,因为萧衍把佛教这一套用到治国上面去了。治理一个国家,其实特别讲究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,它的标配方法是“外儒内法”。萧衍作为佛弟子政治家,应该外法内佛,应该自己修自己的福报,披上龙袍用法家的思维去“规”官吏,去“牧”百姓,去“杀”魔障。光靠度化世人有个毛用?
萧衍很慈悲,反正对谁都如春风般和煦,结果导致了整个官僚体系在从上到下在没有追责压力的情况下,无忧无虑的使用着国家权力,地方官鱼肉百姓,朝廷敲诈地方。
这还没完!整个南梁的司法系统也乱套了。法院变成了明码标价的菜市场,为了找你捞钱扩大冤狱更是习以为常,每年被判二年以上多达五千人;这帮罪犯也根据行贿多少决定服刑的程度。跟汉武帝时期“花钱消灾”差不多。
这事后面演变到什么程度了呢?贵族集团的王侯子弟大多骄婬不法,他们为什么这么胆大包天呢?因为他们都知道萧衍信佛心软,很容易原谅他们的。即便是谋反大罪,萧衍也就是伤心地流泪后就不予追究了。
这不是冤枉他哈!萧衍的弟弟萧宏就是这样的人。
萧宏这个人咱们之前提到过,合肥之战、钟离之战时期,他是北伐总司令嘛,结果把南梁的军备物资全无偿捐给北魏了。这货之后成为南梁巨贪,还密谋造反,被人揭发了之后,萧衍以家访的名义去调查,结果发现萧宏家一个又一个库房,里面全是钱、布、绢、丝、绵等物资财富,光钱就有三亿多,萧衍不仅不生气,还开心地跟他喝上了庆祝酒,兄弟,你这日子过得不错呀!
修佛?萧衍你这样能修成佛吗?你这是要学佛祖割肉喂鹰吗?你弟弟都无法无天到了这个程度了,你不但不管,还哥俩好起来了。佛会纵容这样的恶魔吗?后来,他弟弟与他闺女永兴公主私通,还打算谋杀他,但依旧被他原谅了。
反正没过多久,因为萧衍太给力,南梁人尤其是南梁权贵一致认为“怎么作都不会死”。而且最好是越作越大,因为越是落到萧衍手里就越安全。所以,南梁的王侯们白天公开杀人一点都不带顾虑的,悍匪公开抢劫也不担心官府,亡命者藏于贵族之家就不用担心被司法机关搜捕。
这些事其实萧衍都知道,但他就是不管。所以有很多人跟我讲,萧衍这么仁慈的皇帝哪里找,为什么我还对他吹毛求疵?你们喜欢他那是你们的事,但在我这里,他就是一个混账东西。你对权贵、官僚都慈悲为怀了,你对得起你的国家和子民吗?
把社会犯罪率搞上去之后,社会经济也必须要搞垮才行,不然萧衍的福报会修得不圆满的。
之前咱们讲萧衍北伐的时候讲过,他为了凑集军费,直接把所有贵族的租子和收成全给扣了。然后这些军资后面都被他的宝贝弟弟资敌了。
后面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,萧衍就加大了铸钱力度,可当时南方的铜矿资源又接近枯竭了,相当于铸钱原材料供应不足了。萧衍便玩霸道了,表示只能他一个人铸钱,其他部门铸造的铜钱都不准流通。结果搞得跟汉武帝的货币改革一样,也是一地鸡毛。
货币垄断这种事情,那不是你皇帝一拍脑袋就能马上实现的事情。你想通过货币调控把整个国家的财富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,那些贵族和商人就不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?人家会自己开发货币的,用劣币驱逐良币,把你整个货币市场搞得乌烟瘴气的。货币种类越多,兑换和交易过程中被资源强势方占便宜搞剥削的机会就越多,不把你萧衍的脑袋搞大,算那些人没本事!
举个例子哈,不然真怕有些人理解不了。比如萧衍发行一种钱,我们叫A币吧,然后商人和权贵又搞了一种内部流通的货币,叫B币。那商人收购农民的粮食时,就只能给农民B币,你爱要不要。但萧衍找农民收税的时候,指定是要A币的,农民没有怎么办?只能找人去换呀!换就有手续费呀!跟我们现在的商承变现是一个意思。
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?是两头赚的资本家越吃越饱,然后逐渐影响政治和社会。不是我们狂,是没有我们真不行。
这里有些朋友会问,为什么现在货币能够统一呢?因为现在通用的是纸币,控制好发行机构和防伪技术就行了。以前用的是铜币,你没法控制发行和防伪,管你是什么形状还是样式?只要是铜,老百姓就认!
想统一铜币但没有如愿的萧衍在523年玩了把狠的——官方废除了铜钱,全面禁止流通,今后全是官方铸的铁钱。南方缺铜但是并不太缺铁,这下好了,萧衍终于不缺钱了,想要多少就造多少。
但是,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,都知道这事是不能这么玩的,国家经济体系会被玩崩的。所以后军行参军郭祖深掏心掏肺地跟萧衍说了一大堆:
第一就是南梁的贪腐问题太严重了。因为您根本不管,所以那些腐败分子肆无忌惮。还举了一个例子,说一个卖酒的人,酿的酒确实好,但是因为家Eg.f4c.iNFoHTTPS|Fh.F4C.iNFoHTTPS|Gi.f4c.iNFoHTTPS|Hj.F4C.iNFoHTTPS|Ik.f4c.iNFoHTTPS|Jl.F4C.iNFoHTTPS|Km.f4c.iNFoHTTPS|Ln.F4C.iNFoHTTPS|Ml.f4c.iNFoHTTPS|Nk.F4C.iNFoHTTPS里养了一只特别凶的狗,搞得没人敢到他家买酒。现在南梁不是一只恶犬的问题,而是一堆恶犬的问题。
第二就是粮食安全的问题。现在各郡县的官员根本不劝农,一门心思去搞钱了。现在即便是丰收年,老百姓也填不饱肚子。要是遇到灾荒年,那该如何是好?
第三就是国家的文化导向问题。以前您倡导儒学,所以全国人民都去读孔孟之书了。现在你弘扬佛学,老百姓家家斋戒、人人忏礼,没人干活了,天天谈的都是彼岸、因果之类的,这是本末倒置,很危险。
第四就是社会生态结构的问题。现在商人和流民越来越多,搞实业的越来越少,这是涸泽而渔的节奏。所以要赶紧广兴屯田、轻货币重粮食,提拔鼓励种粮大户、惩罚懒汉示众,这样才能恢复国家元气。
第五就是治国方针的问题。君子、小人的眼界和需求不同,君子志于道,小人谋于利。志于道者安国济人,志于利者损物图己,政治有政治的打法,一码是一码,不能拿出世的思路去应对这世间的法则。其实就是要因地制宜嘛!
第六就是抑制佛教的问题。此时江东已经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了,寺院穷极宏丽,在编僧尼十余万,寺院资产丰沃。最关键的是寺院还争夺人口,僧人吸纳男丁,尼姑吸纳女妇,户口已经没一半了,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链条下,僧尼已经成了买卖人,干出了很多蠹俗伤法的事。应该大规模整顿宗教势力,令四十岁以下的人全部务农,将被寺庙隐匿的人口全部挖出来,命天下僧尼全部给咱们简朴起来,否则将来全天下都是寺院,国家将不再有一寸土地。
郭祖深说得对不对?好不好?太对了!太好了呀!但这有毛用?他说了这么多,萧衍就听了一条,自己带头禁止全国僧尼吃肉(这个已经解释过,不是佛教本来的教义),其余全部当耳边风了。
举个例子对比一下,大家就明白南梁当时成了什么样子了。相当今天江南有480个释永信主持的少林寺。南梁的经济不瘫痪,那都活见鬼了。
而且,因为萧衍本身就是佛教徒,按照宗教对信徒的教义控制,他还不能清算寺庙的产业?因为这是欺师灭祖的行为,死后是要下地狱的。也就是南梁的寺庙产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。
萧衍觉得这么玩还不刺激,还在527年、529年、546年、547年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。他每次出家最后都需要被国家“赎”回来,每次赎金都是一亿起步。
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?因为佛门有“舍一得万”的福报说法。也就是你今天给佛门捐一块钱,将来能有一万块钱的回报。这叫捐功德,现在很多寺庙还有这种搞法。所以萧衍是在拿国家的钱在给自己捐功德、买福报。投资四个亿,将来能得四万亿!
另外,萧衍为什么这么“大方”?因为钱是他自己铸的呗!而且还是不怎么值钱的铁钱呗!真会玩呀!
随着萧衍在修佛的路上浪到没边,到了545年年底,散骑常侍贺琛向萧衍启奏了四件事:
第一,户口已经少得不像话了,贪官污吏到处横行霸道,清官根本混不下去,仅剩的这些户口被轮番强暴,救不活了。您现在给好政策都没用了!
第二,全国奢侈腐败成风,贪官污吏贪完了没事就斗富,一顿饭百两黄金都下不来,稍微有点钱就包养妓nv,不是富豪当不了官,当官就是为了拼命捞钱。搞得那些退休干部都后悔自己在任时捞少了。
第三,您是圣君、明君,但您身边的人都是一帮谄媚之臣,全国的政治生态完全被污染了。
第四,赶紧休养生息,对国家进行保守治疗吧。
贺琛这番话其实跟郭祖深之前一样,完全是出于真爱呀。但是这个时候萧衍又变了,当初虽然没听郭祖深的话,但至少还表扬了郭祖深,这次他直接训斥贺琛此举不过是沽名钓誉、博取忠名。
还怕贺琛不服气,一条一条地回怼贺琛:
你说贪官污吏横行,你给我列个具体名单出来。其实他们贪点、暴点,都不是事,不正常吗?你举报得有证据呀,没有证据没有名单,我怎么办他们呢?
你说全民斗富,你又是咋知道的呢?难道你也参与了?要是我彻查此事,那不变成扰民了?如果你说的仅仅朝廷官员爱斗富,那就更不可能,我都带头吃素了,怎么还会有这么奢侈的行为呢?现在官方宴会都全是素菜,你没看到?我自己不吃国家纳税人的钱很多年了,我盖的所有工程也全都没用官方资源,都是市场经济花钱雇人。
你说要艰苦朴素引导百姓,我都三十多年没房事了,住的地方也没有雕梁画柱,平生不爱饮酒不爱娱乐,每天三更便起治理国家,事务多时常到日落才能处理完,常常因为过午不食每天只吃一顿饭,以前我多结实,现在瘦了这么多了,这都是为了百姓呀!你还要我怎么艰苦朴素?
另外,你说我身边都是小人,具体是谁,你给我指出来!还有休养生息,哪些事情可以按暂停键,你也给我具体列出来!你觉得国家不行了,那你有什么富国强兵的办法?也说出来让我学习学习,不光我学,我还让尚书台把你的高见颁布全国,让全国人民一起学习。
讲白了,萧衍这货就是急眼了呗!我都82岁了,我自我感觉我是难得一遇的明君、圣君,这个皇帝当得想得出色了,你在我快要死的时候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,你信不信我学汉武帝搞个“巫蛊之祸”弄死你?
其实从账面上来看,萧衍也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资本。国家太平无战事,个人私德上无可挑剔,自己铸钱自己花,还是目前为止最高寿的皇帝,身体倍儿棒……想不骄傲都难呀!
但实际上此时的南国变成什么样子了呢?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,最重要就是一触即溃的经济崩溃问题。
第一个就是实体经济的全面萎缩嘛!没人去种地、纺织了,都把心思搞到服务业上面去了。种地?种个锤子哦!剃个光头就能吃香的喝辣的,不比种地强?纺织?纺个毛线哦!被那些官员富豪包养在家里,给大哥跳个舞就能有打赏,不比纺织强。所以,后面侯景打过来的时候,建康居然缺粮了,这不是萧衍活该吗?江南水网那么发达,不是其他各地不给你萧衍送粮,而是没有粮食。
第二个就是军用物资被占用出现了战备紧缺,且导致了货币贬值。这个很好理解哈,铁本来是军用核心资源,结果都用来铸钱了,你南梁的武器装备怎么解决?然后随着铁钱的大量投入市场,铁在升值但铁钱在贬值。还要因为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,要被动接受资本和市场的炒作和调控。比如梁末,三十文都可以当一百文钱去花了,这是畸形的通货紧缩呀!
第三个就是此时的南梁因为萧衍慈悲了一辈子,已经变成了后世两宋的模样了。重文轻武嘛,放下屠刀嘛!当时整个南京都没什么骑马了,为啥呢?因为骑马不优雅。骑小马尚可以接受,但有一天一个尚书郎骑大马甚至到了被弹劾的地步,荒唐到了这种地步,侯景打过来,谁帮你去抗战?建康令王复听到马嘶鸣声甚至直接吓尿了,说这不应该叫虎吗?为啥要叫马?这可是首都市委书记呀!还有太子萧纲在被侯景围城的时候,还作了一篇《围城赋》,国家亡不亡不重要,别影响我的诗兴大发……这货被囚禁了,还在作诗!
第四个就是整个官僚集团跟皇权没有任何感情。你萧衍礼你的佛,我们搞我们的贪污腐败,各行其是、互不相干。你要干啥咱们不反对,咱们要干啥你也别多事。比如546年四月十四日萧衍讲经之后,当夜同泰寺佛塔起火了。然后萧衍说要大做法事去降妖除魔,群臣都说好。你萧衍爱干啥就干啥,国家亡了关我们屁事,不先还是你们萧家人在前面顶着吗?
咱不想展开去说什么东西了,真的怕自己忍不住要骂人!因为在我们身边,像萧衍这种把为“生民立命、为万世开太平”当成儿戏的人实在太多了。他们真的在乎自己的职责吗?想都别想!他们在乎的是他们能够偷着笑、偷着乐,能够享受千千万万信徒们膜拜的目光……
发布于:湖南省